キハ40系気動車內部配置也是有所不同的,讓我們進入看看吧。
車體地板與月台同樣差距一階高度。
車內半自動車門開關,及下方的擴音器喇叭。
キハ40 2085運轉席後方車門旁還有原先整理卷機的柱子,
部分車輛也有舊型的運賃箱。但是只見線非ワンマン運転區間,所以沒有使用。買票請找車掌。運賃箱是跑磐越西線區間時才會用到。
車掌席後方車門。
運轉台,左上方有個小風扇。右邊則是運轉時刻表架,架子上方原管是信號炎管。運轉台上方是加裝的ATS-PS顯示器,運轉台上分別是時速表及總風缸、補充風缸壓力表以及軔管、軔缸壓力表。運轉台上的把手由右至左是軔閥把手、變速把手、油門把手、逆轉把手。運轉台左邊有無線電主機。
運轉時刻表架的右邊應該就是衛星通訊話機,下方的手機座用途不明。至於右邊綠色話筒是車內廣播用。
前方瞭望視野。右邊是車掌席,座位前方圓形物是手動軔機。
車掌席座位下方是暖氣出風口,運轉席座位下同樣有一個。
這一型車掌席無手動軔機。
車掌席後方的車掌閥及機電箱,排氣管通道也是在車掌席後方。
運轉席的擋風玻璃。
キハ40 548的車輛內裝,車門旁是改為風檔設計。原因是此車做了ワンマン運転的改造。500番台是寒帶車,原始設計是車門與座位區還有一層隔間。更加避免車內直接受到寒風吹襲。
車內為長條椅與非字型座椅混和配置,座椅絨布為棕色。
長條椅。
單人非字型座椅。
雙人非字型座椅。
優先席同樣是紅條紋椅背加上黑色座墊配色。
廁所旁的優先席。
座椅下方的暖氣通道及出風口,這是車下有暖氣鼓風機的500番台型式。
可向上開啟的車窗。
吊環及不銹鋼網行李架。
車頂風扇開關。
運轉席,車門下半部用運賃箱隔開。
車間通道,只容一人通過。貫通門為常開狀態。
廁所旁的車門。
車上的廁所。
廁所旁的垃圾筒。另外キハ40系原始沒有輪椅空間設計。
廁所外的車輛編號及警急通話器。
JR東日本標準的不銹鋼垃圾筒。
廁所內部,重力落下式和式便器。
洗手台。
車頂日光燈及風扇。
最前方式換氣口,車頂還有橫幅廣告。
500番台型式車內暖氣的進風口。吸入車內空氣加熱後,再由座椅下吹出。
風扇、換氣口、日光燈外,還有車內廣播的擴音器。
可惜不是JNR。
再來介紹溫暖地區設計取向的2000番台。
最大差異是部分車輛加裝車內冷氣。車頂上風管就是冷氣管路及出風口。跟烏山線1000番台的室內機型式不同。
冷氣出風口及換氣口。黃色吊環是在優先席區域才有。
冷氣管路還通到運轉席內。
2000番台的暖氣加熱器。因為要加裝AU34輔發動機冷氣套件,所以原先暖氣的加熱器及鼓風機被拆除。所以2000番台改為巴士型加熱器。後方是發動機熱水管路。
另一輛2000番台車。
車門旁同樣沒風檔。
長條椅與非字型座椅混和配置,只是沒有單人非字座椅。
車頂同樣是兩條冷氣管路,可以注意到左邊於原始的暖氣進風口已改為冷氣輸送管道。
後端廁所方向視野。
車輛出廠及改裝銘版。
廁所。
冷氣同樣有通到運轉席。
再來是原始的寒帶500番台。
主要是車門內與座位區是有一隔間區隔的。另外此型車車門是由車掌控制,非半自動車門。
隔間。
連乘務員室都有一完整隔間。
乘務員室視野。
座位區多了一道手動門阻檔寒風吹襲。
500番台內部同樣是長條椅與非字型座椅混和配置,也同樣沒有單人非字型座椅。
內車門上的非常燈,應該是警急時做信號照明用的。
再來同樣是寒帶設計取向的單運轉台キハ48形500、1500番台。
車內也是長條椅與雙人非字型座椅配置。
500番台後端有廁所配置,1500番台沒有。這是兩者最大差異。
廁所旁看起來有輪椅空間。
乘務員室同樣有個完整隔間。
內車門上同樣有非常燈。
キハ48形500番台的廁所門的方向與其他車型不同。
不過廁所內部配置是一樣的。
廁所旁的優先席。
キハ48形的車間通道同樣很窄,並沒有因為無乘務員室而加寬。車間通道有可開關的貫通門。
キハ48形1500番台。
好漂亮的絨布顏色。
車內配置大同小異。只是日光燈是冷白光,不是太陽光色。
車門隔間旁的優先席。
警急通話器。
車上的非常燈不見了!
車輛出廠銘版。
暖氣進風口。
柱子上的座位編號、掛衣勾、風扇開關。就這樣只見線的キハ40系気動車就這樣介紹完了,我們下次見。
公告版位
不知不覺已突破70萬人。因個人因素,接下來發文的頻率將由每週及隔週,延長為月、季的發文頻率。p(´⌒`。q)
- Apr 11 Fri 2014 18:00
只見線キハ40系気動車 內裝篇。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